中考作文

哲理思辨类中考作文 4 步写法:“小事情” 讲 “大道理”,写出深度

哲理思辨类作文是中考的 “高分分水岭”,能体现考生的思维深度,但很多同学一写就陷入 “空谈道理” 的误区 —— 要么堆砌 “舍与得”“成与败” 等抽象词汇,要么引用名言却不结合实际,最终文章空洞无物。其实这类作文的精髓是 “以小见哲,辩证表达”:从自然现象、日

作文 中考 中考作文 哲理 拼拼图 2025-10-29 04:07  3

社会观察类中考作文 4 步写法:从小事看大世界,写出格局与担当

社会观察类作文是中考的 “提分黑马”,能体现考生的视野和思考深度,但很多同学一写就变成 “新闻复述”(如 “淄博烧烤很火”“AI 很发达”),要么只描述现象,要么空喊口号(如 “我们要关注社会”),很难得高分。其实这类作文的精髓是 “以小见大,辩证思考”——

作文 社会 中考 中考作文 收银机 2025-10-28 04:00  2

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之 学写开头

很多同学写作文时,开头总陷入“套话循环”,比如写成长类作文就说“时光飞逝,我长大了”,写亲情类就说“母爱如灯,照亮我前行”。即便知道“开门见山”“情景引入”等方法,也不知道如何转化为具体文字。今天我们就以课文名家开头为范本,拆解8种实用开头技巧,让你的开头告别

写作 逻辑 作文 中考 中考作文 2025-10-23 07:05  2

【中考作文母题深度指导】《那么远,那么近》

傍晚的阳台,夕阳把竹编篮的影子拉得很长 —— 篮沿缠着圈褪色的蓝布条(是我小时候的围巾拆的),里面躺着外婆昨天托同乡带来的土鸡蛋;旁边的手机亮着,屏幕停留在早上和外婆视频的截图,她的白发在镜头里有些模糊,嘴角却带着笑。一个是乡下外婆手作的老物件,一个是掌心的现

作文 中考 中考作文 母题 作文母题 2025-10-21 07:08  4

【中考作文主题词预测深度指导】《传达室的旧保温桶》

以校园传达室窗台的旧保温桶为引 —— 米白色桶身印着褪色的 “暖心驿站” 字样,桶盖边缘缠着圈旧棉线(防风用),桶身侧面贴着张泛黄的便签 “天冷记得喝热水”,点明 “这只旧保温桶,藏着我对陌生人善意的误解与感动,也见证我从‘被动接受’到‘主动传递’的转变,让我

保温桶 中考作文 主题词 传达室 作文主题词 2025-10-13 07:12  4

中考作文高频考题高级写法精讲

“自己故事的主角” 是指在人生选择中掌握主动权,对自己的行为负责,而非被动接受安排的 “配角”;是在成长中坚守自我价值,而非盲目模仿他人的 “追随者”。比如班级竞选时,不因 “别人都选学习委员” 而跟风,而是根据自己擅长组织活动的优势竞选文艺委员,这就是主角意

精讲 作文 中考 中考作文 写法精讲 2025-09-27 17:27  3

【中考作文母题深度指导(演讲稿)《在广播声里遇见更好的自己》

以 “各位老师、同学们,大家好!” 开篇,结合校园广播的日常场景(如清晨的背景音乐、课间的稿件播报),引出 “我曾是躲在广播室门外的胆怯者,如今却能站在这里,用声音传递温暖 —— 校园广播站,见证了我从自卑到自信的青春成长” 的核心主题,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拉

广播 演讲稿 中考作文 母题 作文母题 2025-09-23 16:48  5

中考作文素材积累------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“语病”引热议

2025年8月,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因两处表述引发“语病”热议。网友指其一“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专业学习”存在句式杂糅;其二“请你准时于某日到校报到”语序及用词不当。校方回应将研究改进。专家认为并非严重语病,但确有优化空间。此事反映了公众对名校细节的审视及对

作文 北京大学 中考作文 录取通知书 作文素材 2025-09-16 07:01  4

中考作文素材积累------“鲁迅夹烟”网红打卡墙引发热议

绍兴鲁迅纪念馆的“鲁迅夹烟”网红打卡墙引发争议。有投诉认为该形象可能误导青少年并在公共场所引发不当模仿。馆方及专家回应指出,此形象呈现了历史真实且生活化的鲁迅,是其重要文化标识,强调应尊重历史而非简单抹去细节,同时呼吁公众更关注其精神内涵而非表面行为。

作文 中考作文 鲁迅 作文素材 绍兴鲁迅纪念馆 2025-09-16 07:00  5

【中考作文母题】《窗台的绿萝》深度指导

开头:以教室窗台那盆绿萝的鲜活模样为引,描写其藤蔓垂落、叶片翠绿的景象,引出 “绿萝在困境中仍能顽强生长,恰如成长路上面对挫折时的我们” 的核心主题。主体:绿萝的 “到来” 与 “困境”:回忆开学初班级领养绿萝的场景,后来因照料疏忽,绿萝叶片发黄、藤蔓枯萎,陷

作文 中考作文 绿萝 母题 作文母题 2025-09-12 07:00  8

【中考作文】托物言志主题作文《乘风的勇气》母题深度指导

开头:描绘春日草坪上蒲公英的模样,白色绒球在微风中轻晃,引出 “蒲公英虽渺小,却有乘风远行的勇气” 的核心主题,奠定托物言志的基调。主体:蒲公英的生长与等待:描写蒲公英从嫩绿幼苗到长出白色绒球的过程,刻画它在草坪中默默生长、积蓄力量的状态,展现其 “厚积薄发”

作文 蒲公英 中考作文 母题 托物言志 2025-09-12 06:59  6

中考作文技法:滴水藏海,以小见大

“以小见大”,顾名思义,就是通过细小的、具体的人物、事件或景物,来展现宏大的、抽象的主题或深刻的人生哲理。它如同一位高明的摄影师,不追求拍摄全景,而是聚焦于一个意味深长的特写镜头,让观者通过这个镜头,窥见整个世界的波澜壮阔。

作文 中考 中考作文 批注 作文技法 2025-09-11 07:01  9